李忆慈走到厨房,没有发现使用的痕迹,只是燃气灶旁边,多了几袋土豆和番薯。

    她重新踱回元宵房间,看到那瘪了的蛇皮袋,证实了自己的想法——这孩子大老远地过来,背着那么重的行李,里面就是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她有些哭笑不得,现在早就不是计划经济的年代,市场上什么都有的卖,就算不想出门,淘宝上还有一小时的超市快送服务。可元宵不懂这些,他能拿出来的,已经是家里最好的东西。

    思及于此,李忆慈反应过来元宵为什么不在家做饭,大概率这些高科技的东西,他不懂用也不敢随便乱碰。她有些后悔昨晚不告诉他怎么操作。

    李忆慈从冰箱内拿出鸡蛋、面粉和牛奶,很快煎好两份鸡蛋饼。她将杯子满上牛奶,吃完了自己那份,元宵还没有回来。

    她决定不等下去了。

    她给元宵发了信息,又将他的那份早餐放回锅里热着,出门回了考古所。

    宁城考古所历史悠久,民国已经设立,就坐落在宁城大学旁边。平时考古队员要查找资料,都可以直接去大学里面的图书馆。

    李忆慈在图书馆里泡了一个早上,找到一些资料。她正翻阅着,忽地有人从后面拍了拍她的肩膀。

    李忆慈回头,原来是师兄兼同事麦维特。两人都是宁大考古系的毕业生,又先后进入了考古所工作,年龄相近,十分熟络。

    麦维特看了眼李忆慈手边那叠书籍,打趣道:“小慈,你抛弃唐朝史,转为攻读民国史了?”

    虽然麦维特研究方向也不是民国史,但之前所里人手紧缺,他临时参与了两次民国墓葬的挖掘,李忆慈觉得他对那段历史会比自己更加熟悉。

    她放下手中的书,和麦维特讲了大致情况,只隐去了元宵和廖寨村的关系。

    麦维特仔细听完,说:“民国军阀大大小小,数不胜数,你说的元大帅,我也不清楚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啊…”李忆慈有些失望。

    顿了顿,麦维特又说:“但廖寨村名字有点熟悉,我在哪里见过呢?我想想啊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