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是太久没有被灌溉了,两姐妹使出了浑身解数,来玩真的颠龙倒凤,来讨好这个好几年没有来宠幸自己的男人。
皇宫内发生的事情,外面人永远都不会知道,刘妍,刘韵最终交出了名单,白银走私的所有涉案人员无一幸免,全部落网。
一亿两白银进入国库的同时,大汉的水师就已经进入了作战范围。这一次率队出征的是张横,张顺两兄弟,这是最后一次出征了,这次两兄弟还把孩子张若愚,张若骇带了过来,说白了是给孩子们铺路,保驾护航。这也算为什么刘正龙让两兄弟出战额原因所在,那就是老的带小的,顺利拿下东海诸岛,灭掉刘豫。
一亿两白银,这个数字的确是让太上皇刘正龙,天子刘昊天感到震惊,在震惊的同时,突然意识到,如果白银做为货币,那么未来会后患无穷,一旦出现不可掌控的因素,那么大汉的经济就会遭遇灭顶之灾。
怎么办,在这个时候,天子刘昊天才算是意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想要当一代明君,被后世称颂,自己还差的很远。这个国家,自己还玩不转,很多的问题还离不开父皇的保驾护航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,刘昊天才意识到想踢开父皇,自己乾纲独断是多么的愚蠢。
刘正龙看着跪在地上,满脸羞愧的天子,他叹了一口气后说道“帝王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历朝历代的王朝更替,很大程度上和天子对于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处理欠缺失有关。天子毕竟是一个人,无论是精力,还是能力上,都很难独自支撑一个国家,因此知人善任已经成为优秀帝王所必须具备的能力。权力高度集中在天子的手中,就会造成无法全方位的兼顾,造成国家机器运转不良,进而行政效率低下,最终造成国家的覆亡。可是权力过度下放,就会造成权臣权力过大,进而影响到君王,甚至于把持朝纲,谋朝篡位,最终带来王朝的覆亡。切蛋糕是一门很大的学问。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很完美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,这就是为什么朕一直强调大汉铁律的原因。”
说实话,刘正龙自己也没有执政的经验,也不是很能看透王朝的兴衰,但是他能够看到的是后人对于王朝覆亡的总结,虽然都是马后炮,可是对于他来说却之概念重要。
没有完美的王朝,没有完美的皇帝,只有完美的律法,刘正龙知道不能把后世的一些东西原封不动地扳回来,只能一点点地潜移默化,最终大家走到一起,为荣誉而战。他怅然若失地说“如果说每一件事情都按照大汉铁律去办事的话,不仅不会惹下大祸,而且会让这些官员们明白,行为准则的来约束的话,那么整个大汉就会像是一座机器每天都在告诉运转,你这个皇帝也就当的轻松多了。”
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要知道自古刑不上大夫,现在又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这让士大夫们情何以堪,别说文武百官,就是天子刘昊天都接受不了。这显然有一个过程,在这个漫长过里,会有无数的人以身试法,最终走上不归路。
刘正龙的话,并没有太深奥的大道理,他知道儿子已经是皇帝了,自己不能对朝局指手画脚,要让对方主动接受,而不是强行灌输。
“皇儿,你知道战国时期的申不害和商鞅的变法有何不同不?”
虽然恨铁不成钢,但是刘正龙还是想着尽可能去影响天子的思想,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,能够名垂千古,受万人敬仰。
“孩儿愚钝,怕说不好。”
刘昊天不敢在父皇面前卖弄,可毕竟是一代君王,岂能一问三不知。他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“可能是两个的基础不同,所遇君王不同吧。申不害的变法只是改善了韩队的作战力,实际上对于韩国的整体实力没有做任何提升,。而商鞅的变法更彻底,从各方面来实现富国强兵。”
说实话,刘昊天对于先秦时代的事情压根就不感兴趣,也没有认真去领会过。这倒不是他不重视,而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对于先秦只是了解孔子,孟子等儒家大家,实际上对于商鞅,申不害这些法家压根就没有关注过。
刘正龙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勉强,他淡淡地说道“申不害更多的事情强调人治,需要的是宽松的环境,英明的君王,实际上这是幻想的,也是不切实际的。而商鞅强调的是法制,依法治国,所以才有了秦始皇坟六世之余烈,而最终统一六国。大汉不需要人治,因为你做不到每一代君王都是明君,都可以给文武百官宽松的环境。宋朝,为什么那么繁荣最终亡国就是这个道理。大汉铁律就是大汉上至天子,下至黎民百姓的行为准则。如果每一个人都按照大汉律法行事,那么即便是君王再无能,国家机器依旧可以高速运转。大汉,要尽可能消除朕的痕迹,朕的影子,为什么朕在春秋鼎盛就退位,是不想你这个天子一直活在朕的阴影之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