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原之战,一触即发。
十六万大军齐聚阴山,这次战争注定会载入史册,只不过这一战,对于刘正龙来说并不是一件功绩,而是文官们攻击的借口。可是这一战却至关重要,尤其是对表面上歌舞升平,实际上危机四伏的大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,可惜这些官家是不会知道的。
龙德殿内,官家脸色阴沉,他看到了报告,枢密院的报告,在阴山竟然聚集了十六万骑兵,这是大宋开国以来,从来未有的骑兵兵团。这倒不是关键,核心是这支部队并不统属于枢密院,换句话来说,这不是大宋的军队,是皇权所无法影响到的军队,这才是不能容忍的。
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
现在在大宋境内竟然有十六万骑兵不受皇权影响,这对于宋徽宗赵佶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。他并没有发作,毕竟现在不是发作的时候。枢密院的三巨头,童贯在河北,高琛,潘景两人肯定是向着刘正龙的,这种情况下,从枢密院是查不出来什么眉目的,看来只能是政事堂出面了。
政事堂的几个相公齐聚一堂,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,可是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复官家,因为一句话说错,就会出现天大的祸事。要知道刘正龙并非一人,背后有潘家,高家的影子,不仅如此,在楚王事件之后,曹家,石家也做出来了抉择,这种情况下,刘正龙背后就是整个功勋世家。
如果平日里的话,官家只是对功勋世家有点忌惮,可现在外面还有十六万骑兵,外加江南五六万战斗力彪悍的龙骧军,这种情况下,官家都不敢拿功勋世家怎么样,政事堂的相公怎么敢贸然开口呢?
官家把政事堂的相公找来不是打哑谜的,他把枢密院的报告摔到地上后,冷冷地说道:“你们看一下,应该怎么办,简直是无法无天,他刘正龙想要干什么,难道要造反不成?”
难道要造反不成,这话已经很重了,足见官家此时此刻内心是多么愤怒。
这种情况下总要有人开口的,第一个开口的人基本上就奠定了这次朝会的格调,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太师蔡京,这种场合,很显然,这个老狐狸开口才是正题。
蔡京知道自己躲不过,他心中暗自叹息,刘正龙毕竟是年轻,做事不沉稳,怎么会发现这么大的错误呢?不过,要是说刘正龙要谋反,这个老狐狸是断然不会相信的,那不是自己认识的小狐狸了,那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。
沉思了许久之后,太师蔡京说道:“陛下息怒,现在很多的官员都喜欢风闻言事,西北边陲突然蹦出来十六万骑兵,这个打死老臣,老臣都不敢相信。这里面一定有很大的问题,绝对不是报告上面些的那么简单。首先,十六万骑兵,需要多少战马,这个就不用老臣赘述了,要知道大宋积累了一百六十余年,在牟驼岗也不过是三万匹战马而已。这么多战马从哪里来,要知道刘正龙出任西线防御使之后一直在和西夏交战,西夏绝对不会卖这么多战马给他的,可以说一匹战马都不会卖。至于说战场上缴获,我大宋和西夏交战百年,和辽国也曾经征战不断,真正缴获过多少战马呢?其次,西北人烟稀少,大部分青壮要么编在西北各个将门当兵,要么就是参加军寨,军城的修建,哪里会来十六万士兵。最后,刘正龙去西北不过三四年的光景,哪里有足够的时间组建骑兵。要知道,一支骑兵形成战斗力,最少也需要六到八年。综上所述,老臣以为这中间有水分。”
“是呀!刘正龙是文臣,最多是谋略过人,但毕竟不是武将,怎么可能一下子弄出来那么多骑兵。”说话的是张邦昌,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并非帮助刘正龙说话,他反而想把刘正龙拉下马,这次的发言显然是在挖坑。
是呀,刘正龙怎么一下子弄出来这么多骑兵,莫非整个功勋世家都参与其中,莫非西北将门都被收买。这个坑挖的太深了,以至于连老奸巨猾的蔡京都不敢替刘正龙说话了。
那场面太可怕了,那绝对是造反的节奏。
眼见众人都沉默了,本来不准备发言的范致虚坐不住了,他不满地说道:“刘正龙的家眷都在京城,功勋世家也都在京城,整出来那么多事情,莫非刘正龙自己找死?他可是天子门生,机智过人,不会愚蠢到自寻思路。另外,西北将门帮助朝廷镇守西北一百多年,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,怎么会被人轻易收买呢?这里面一定有问题,臣提议彻查此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