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设计师这件事,江年直接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招聘启事,列出了基本条件,并且要求应聘者带上以往的作品。

    不过符合要求的设计师一直都没有筛选到,在业内已经有一定名气的设计师,他们的首选都是国际和本城知名时尚公司的职位。

    而名气稍微逊色一些的设计师,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就已经淘汰得七七八八。好不容易有几人通过第一轮筛选,在第二轮面试时,江年要求他们阐述各自作品的概念,以及提出改进方案。

    有一位特别心高气傲的面试者,当场翻了脸,“不好意思,我认为你是在侮辱我的作品。我不认为我的作品有待改进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起身离开。

    剩下的面试者们也是兴趣缺缺,他们了解到这家公司刚成立不久,两位经营者都是外地商人,而且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。

    非要找出一点联系的话,这位江总曾经就任纺织厂副厂长一职,七拐八拐能够跟行业沾上一点边。

    即使如此,这点边也毫无意义,因为纺织行业处于行业链条的下端,完全要看上端的脸色和处境做事。

    能够攻读设计专业并且从事这一行业的人,在这个时代,家境起码是衣食无忧,没有急切需要子女分担的重任,所以才愿意出钱让子女就读设计这种务实性不高的专业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面试者没有急迫的生活压力,对于物质的追求不高,绝大多数是追求艺术,追求精神境界。

    囿于自己的经验和成绩不足,他们只能暂时选择这种刚起步的小公司,进入后有一个可以练手的地方,胜过在家里闭门造车。

    但是再想屈就,他们心里也有一根底线。

    在第一位面试者离开后,之后的几位面试者几乎都选择了敷衍回答江年的提问,一心想维持礼节直到面试结束。

    结果如何,他们已经不关心了,甚至如果接到录用通知,他们多半都会选择放弃。

    送走最后一位面试者,江年在桌上勾勾画画,秘书回来请示,“江总,接下来还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江年摆手,“没有了,下班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