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终,张维贤还是过了过嘴瘾,他没空亲自前往喜峰口、蓟门创死范文程,而朱由检也没有真的把豹房里的白象拉出来。
范文程一入喜峰口就自己带上了枷锁,把大明放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之上。
当然,这不是朱由检不创死范文程的理由,大明皇帝也不是那个很注意自己名声的人,不杀人的理由是他现在手中的这份奏疏。
这份奏疏,就是那本没写完的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的奏疏,这是一个冗长的计划表一样的奏疏,详细的讲解了黄台吉应该如何一步步的收拢权力,最终集权力于一身,登上皇位。
而且已经实现了一部分,比如说削弱三尊佛的权力。
“厉害呀。”朱由检握着手中这本奏疏,没有立刻杀掉范文程,而是选择见见他,正是这封奏疏。
努尔哈赤死后,留下了和硕额真的制度,来平衡朝中的势力,进而达到了一种一汗三贝勒八旗主的局面。
比如在朝拜的时候,三贝勒和黄台吉可以一起向南面坐,接受其他贝勒和朝臣的叩拜之礼。
而这种局面,在范文程看来,是极其危险的、不确定因素极多的一种制度。
为此,范文程对于权力的收束,第一步就是以团结旗主,应对大贝勒为首的三贝勒。
赏不出之公家,罚必入之私室,有人必八家分养之,地图必八家分据之,即一人尺土,贝勒不溶于皇上,皇上亦不容贝勒,事事掣肘,虽有一汗之虚名,实无异正旗一贝勒也。
这就明明白白的点明了范文程对黄台吉的态度,对于一个包衣而言,说自己的主子有名无实还被架空了,完完全全是一种作大死的行径,但是范文程还是这么写了。
若非这次种种事端,这本奏疏,绝对不会到朱由检的手中,而是送到黄台吉的手中。
范文程的这封奏疏里,第一步就是对三大贝勒最为依仗的军事做掣肘,设立固山额真,总管旗务大臣,分领八旗,而总管旗务大臣在身份上依旧是旗主,但是在职务上,成为了朝廷委派的都统。
再以身体健康为理由,令固山额真合议,代替和硕额真合议,进一步的降低和硕额真和大贝勒为首的三尊佛的权力。
而最终将以明朝六部为雏形,建立后金六部,设置承政官、参政分薄诸贝勒的权力。